谈谈中国沉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

    香,是中国人的文化气场之源。
    如果让你想想与香有关的成语,你能想出几个?
    张嘴就来的可能是:国色天香、书香门第、怜香惜玉、香车宝马、古色古香、窃玉偷香、倚玉偎香、焚香顶礼……
    这些成语里面所有的香,指的都是“沉香”。
趣谈中国沉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
    古代大土豪的身后事,也离不开香,比如“分香卖履”,说得就是曹操死后把自己一辈子攒下的最值钱的香,分给妻妾。你们都好好过日子啊,有香的省着点过,没事再编点草鞋贴补一下家用啊……
    “馀香可分与诸夫人。诸舍中无为,学作履组卖也。”
分香卖履
    除了土豪,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的最高境界就是“红袖添香”。
    读书读到半夜,觉得累了的时候,古代读书人最期望的,并不是百度外卖送来一盆麻辣小龙虾,而是后屋转出一个美女熏上一支香,疲惫的你最起码还能接着啃下500个单词。
    除了成语,就连香港的香,有一种说法也是指沉香的香,原因呢很简单,因为曾是运香、贩香的港口,故得名香港。
    这么多香的小典故,那中国香文化的起源,是什么时候呢?

    1、新石器时代晚期

沉香
    就问你够不够早?!!
    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燃烧柴木的方法祭祀天神。正如宋丁谓《天香传》所言“香之为用,从上古矣。”
    瞧瞧,从远古时候,我们祖宗的祖宗都玩香了!

    2、战国时期

香囊
    战国时期,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,均有随身佩戴香物之风。
    既有香体之作用,又可祛秽防病。当时的人们对香气的爱好是一种本性;初步形成香气养性的观念。
    不过,到了秦朝就不一样了,为啥?

    3、秦朝时期

qinan.jpg
    秦统一中国了啊,丝绸之路也开通了。
    这个时候,沉香、青木香、苏合香、鸡舌香、迷迭香等特别多的域外香料开始大量输入中原;香炉、熏笼就开始普及了。

    4、汉代时期

品香
    到了汉成帝永始元年(公元前16年),有一个著名的美儿出现了,谁呢?
    赵飞燕!
    就是中国最早期绿茶BIAO的鼻祖。根据《西京杂记》中记载,赵合德为庆祝赵飞燕被封为皇后而送的三十五种贺礼中,首次出现“沉木香”的记载。

    5、魏晋南北朝时期

沉香
    魏晋南北朝,用香比两汉时期又强悍了不少,以多种香料配制而成的合香普遍开始使用。
    曹操,对,曹操又出现了,他曾向诸葛亮赠送鸡舌香,并附信云:“今奉鸡舌香五斤,以表微意。”(《魏武帝集·与诸葛亮书》)
    瞧瞧,大土豪出手就是不一样吧!

    6、隋朝时期

沉香
    时光机穿到了隋朝。隋炀帝杨广,也是一个玩香的人!
    并且,隋炀帝玩得很浮夸。最著名的是,每年除夕,他会在殿前庭院中“设火山数十,尽沉香木根也,每一山焚沉香数车,火光暗,则以甲煎沃之”,“火焰高达数丈,香气远闻”,“一夜之中则用沉香二百余乘,甲煎二百石。”(《太平广记》)
    一晚上烧掉几百车沉香木,这样春节期间一个洛阳城都飘着沉香的味道。可真是一个浪~人啊!
    可是这就浪到头了吗?
    不!唐代不服!

    7、唐朝时期

    极尽奢华者当属杨国忠的“四香阁”。
    据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:“用沉香为阁,檀香为栏,以麝香、乳香筛土和为泥饰阁壁。”贵胄达官更是竞相仿效,那是相当的流行。
唐代三彩熏炉
唐代三彩熏炉
    除了杨国忠,唐玄宗也在华清宫制汤池数十间,用“银镂漆船及白香木船置于其中,又于汤中垒瑟瑟及丁香为山,以状瀛洲。”
    这也显示了宫廷大量使用香木的奢华。
    到了唐中期,海上丝绸之路迅速繁荣,代替陆路将域外香料输入。也就是说,那时候如果有海外代购,根本不是什么包包啊,那全得代购香!沉香!

    8、宋朝时期

    那这香发展到了宋代,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?
熏香
    史学大家陈寅恪曾有名言:“华夏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年之演变,造极于赵宋之时。”
    对了,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巅峰的宋代,这香啊,可是被人们玩到空前绝后了。
    那这个时候,不仅仅是皇帝老子在玩香了,在宋代,庞大的文人群体是玩香的主导力量,那影响力可非同一般。
    想象一下:所有人的朋友圈不发别的,全部都与香有关,差不多早上一起来就应该是:“哇!今天天气好棒哒,熏上一只吧!”
    所谓“巷陌飘香”,有史料显示,南宋时期,香药的进出口额竟占到政府财政总额的四分之一。
    而且到了南宋,临安城有专司供应香药与安排宴席诸事的四司六局。
    给您看看这幅画:
清明上河图之刘家上色沉檀拣香
    都知道是《清明上河图》吧?您看,这里面多处描绘了与香有关的景象,在其末段街坊闹市中有“刘家上色沉檀拣香”店铺招牌。
    焚香、点茶、挂画、插花。在宋朝最流行的就是这四件事!
    大文化人黄庭坚自称“天资喜文事,如我有香癖”。他还总结出了香之十德,至今仍是中国香文化和日本香道用香的箴言。
香之十德 原稿
    “香之十德”:感格鬼神、清净身心、能拂污秽、能觉睡眠、静中成友、尘里偷闲、多而不厌、寡而为足、久藏不朽、常用无碍。
    最后,提到沉香,还是不能不提到钱。
    在宋代的时候是“一两黄金一两沉香”,到了明清已经变成“一寸沉香一寸金”了,这充分说明了沉香资源的稀缺性和巨大升值空间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chenxiangpro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henxiangpro.com/207.html

(0)
chenxiangprochenxiangpro
上一篇 2016年 11月 22日 21:37
下一篇 2017年 1月 2日 14:47

相关推荐

  • 沉香成就独一无二的魅力-六最

    沉香,世上再无那种香可与之相比,似乎将天地间所有物质经过凝聚、沉淀、再挥发、转化,内敛芳华,品质优越。沉香以香闻名,韵冠群芳,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之痴迷、陶醉。   香韵最通透…

    2017年 4月 12日
  • 莞香(女儿香)历史考究

      东莞地于唐肃宗至德二年(757)才正式被命名为东莞,在这之前,东莞地虽然早在东晋咸和六年(331)已立县,名叫“宝安”,隶属于东官郡,后又改为东莞郡。五代越乾亨元年,以广州为兴…

    2022年 6月 12日
  • 苏东坡与海南沉香

    邱浚在《南溟奇甸赋》中,大力称赞家乡海南的物产:「而物之生也多奇相,草经冬而不零,花非春而亦放……物产有瑰奇之状:其植物则郁乎其文采,馥乎其芬馨」,他所说的植物芬芳,指的是沉香。 …

    2017年 10月 12日
  • 沉香雅物,一念清心,可得万安!

    念珠,古又称数珠。诗云“佛珠还与我珠同,我性即归佛性海。”佛教徒用念珠诵念佛经佛号以驱除烦恼,安定心念。宋代的释慧开和尚有诗赞念珠曰:“百八摩尼颗颗圆,辽天鼻孔一齐穿。恒河砂数佛菩…

    2017年 5月 29日
  • 明星佩戴沉香佛珠的理由

    沉香与其所代表的香文化, 近年来不断的复兴, 让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关注起了它。 如果是眼尖的香友, 应该会在电视上发现许多明星都有佩戴沉香, 这其实并非偶然,当前的社会精英阶层如企…

    2017年 6月 12日
  • 莞香为什么又叫女儿香?

    莞,广东的简称,从古至今未变。莞香,也称之为沉香,又是一个因香而定的地名。     早在唐代,沉香树苗已引进种植。而在宋朝,沉香树已满山片野,且具规模。再到明朝,香市建立…

    2019年 2月 12日
  • 沉香木:一棵受伤的树的生命

    沉香木是沉香树的受感染木材。 被称为“众神之木”,其用途从用于宗教的香仪式,阿拉伯世界的香水,韩国的药酒和中国的装饰功能。 作为一棵健康的树 沉香树几乎一文不值,但它的防御机制受伤…

    2016年 3月 30日
  • 沉香文化十大典故

    沉香文化源远流长,由古至今流传着许多与其有关的事迹,如沉香救母、沉香狮子对等故事,下面简要介绍沉香的十大典故。 01 沧海桑田香如故   晋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:‘接…

    2017年 8月 12日
  • 沉香在世界宗教的文化价值和地位

    在宗教上,沉香的地位很高,是世界五大宗教:佛教、道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和回教共同认可的稀世珍宝,是五大教派的最高供奉。 伊斯兰教/以沉香油才能清静一生罪业前往阿拉世界; 基督教、天主…

    2017年 1月 2日
  • 野生沉香、天然沉香与人工沉香有何区别?

    沉香根据概念、形成过程和价值种类的不同,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级别,即野生沉香、天然沉香和人工沉香。   第一,单就字面的称谓上可以简单的了解到这三个沉香级别的不同。野生沉香,野生二字便…

    2018年 3月 12日
  • 【天赐沉香 心祭轩辕】台湾三森集团向黄帝陵捐赠沉香木

    佳节又重阳,沉香祭轩辕。10月28日上午8时,在隆重举行丁酉年重阳恭祭轩辕黄帝典礼之际,台湾三森集团董事局主席、中华台商全球协会理事长、沉香鉴定总会理事长陈三荣及其夫人杨致真,台湾…

    2017年 11月 2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