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香文化十大典故

沉香文化源远流长,由古至今流传着许多与其有关的事迹,如沉香救母、沉香狮子对等故事,下面简要介绍沉香的十大典故。

01 沧海桑田香如故

  晋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:‘接侍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,向到蓬莱水浅,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,岂将复还为陵陆乎!譬如南海陆起,水澹澹兮山似笔,神山有木,伤心结露,燃之若太素清雾,气压群芳,其香绵延如日月,经久不绝,乃沉水香木也……’”
沧海桑田香如故

02 救母沉香归南海

  《宝莲灯》神话传说中沉香救母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。然而,沉香在灵芝帮助下,用神斧打败二郎神,又得山神指引斧劈华山,救出母亲之后的去向却不为人知。相传,沉香的父亲刘彦昌诀别三圣母时,以一块祖传的南海沉香木相授,嘱他日有子,名为沉香。沉香即南海神木化身,救出母亲,夙愿已了后,他便投身南溟,身归南海,化身海南的沉香神树,德泽后人,永世流芳。
救母沉香归南海

03 香茶二道紫阳始

  北宋年间,浙江天台山道土、中国道教南宗始祖、紫阳真人张伯端云游至陕西紫阳县境,在县内瓮儿山下潜心修道,开圃播茶、研究茶艺,以南海沉水之香相佐,焚香品茗,创新了中国的香道与茶道艺术,其香道今已遍及世界各地,茶道成为今天紫阳地方茶文化的雏形,紫阳县即因他而得名,成为全中国唯一一个用道教名号命名的县份。
香茶二道紫阳始

04 醉三军封禁苑

  咸通5年(公元864年),唐懿宗遣辛、傅、李、赵四将平定黎母山之乱。王师北返经此山下,见其灵性秀美,气象恢弘,时已日暮,遂命王师宿营,埋锅造饭。俄顷,木伐火起,薪柴初燃,竟奇香四溢,悠悠如梦似幻,弥漫四野,三军尽皆陶醉,四将大惊,疑入神山仙境,伏地叩首。回京奏请懿宗,颁诏将其方圆三十里赐封为皇家禁苑,名曰李家岭。
醉三军封禁苑

05 救心丹缘自沉香方

  道教南宗二祖石泰(公元1022–1158)字得之,号杏林,一号翠玄子。北宋末南宋初常外(今江苏)人,世寿一百三十七岁。常以沉香为伍,行医救人,活命无数,不图报答,只要求受治者种植杏树一枝,时久遂成林,世人尊称其为石杏林。石泰医方传入东瀛,用沉香研制而成的“救心丹”对心梗极富神效,在日本家喻户晓。
救心丹缘自沉香方

06 薛式闻香成大道

  宋徽宗崇宁五年(106)冬,僧人薛式(字道光)在郧县青镇佛寺听讲,遇见从扶风县来的八十五岁高道石泰,见其黑发红颜,神宇非凡,夜里还能飞针引线,知非常人,便顶礼焚香,在袅袅沉香烟火中举《悟真篇》虔心求教。石泰见其心诚,讲解大要,薛道光听闻似醍醐灌顶,身心如蒙沉香荡涤,平日埋藏腹中的各种疑团瞬间打破,如桶之脱底,遂叩拜门下,由僧入道,终成中国道教南宗三祖。
薛式闻香成大道

07 陈泥丸沉香济世

  道教南宗四祖沉香(公元?——1213)字南木,号翠虚。南宋高道,惠州博罗(今广东博罗)人,以箍桶为业。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,后归隐罗浮山。不数年,定居长沙,开创南宗“清修派”。陈楠常以泥土拌沉香末渗符水,捏成小丸救人济世,无不灵验,时人感其大德,“陈泥丸”一名遂时人尽知,称颂不已。
陈泥丸沉香济世

08 五祖携香兴南宗

  中国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生于海南。相传,他自幼在文笔峰放羊采药,嬉戏玩耍,看仙人下棋,从仙人悟学,留下了仙人洞、仙人酒杯等诸多遗迹。师从四祖陈楠求道以后,白玉蟾离开海南,一尊沉香木雕塑的观音像成了他唯一的随身物件,随他云游天下,足迹踏遍南宋江山,直至被敕封国师,振兴道教南宗教团,最后回到这里的登仙石白日飞升,如沉香烟般羽化在文笔峰上……
五祖携香兴南宗

09 文宗遣香娶青梅

  元朝至治元年(公元1321年),因宫廷内斗,年仅20岁的王子图帖睦尔被邸居海南。凄惶无助中他寄情山水。爱上文笔峰旁一位叫青梅的姑娘。在示爱遭拒后,他自嘲地吟叹:“自笑当年志气豪,手攀银杏弄金桃,溟南地僻无佳果,问着青梅价亦高。”这时,安定南坚峒峒王官以王子亲授的海南沉香如意雕件为信物,出三百金将青梅赎出元帅府,成全了这一段千古佳话。后来,王子与青梅相偕登文笔峰拜谒蟾仙庙,不久竟蒙赦桂京登上帝位,印证了登峰造极的神奇传说。
文宗遣香娶青梅

10 蟾宫宝香传东瀛

  中华香文化对世界贡献巨大,影响深远……沉香自唐朝传入日本。干余年来,已在日本留下卷帙浩繁的香学典籍,形成百余家香道流派。黄熟香“兰奢待”今已被日本奉作国宝。白玉蟾史称诗、书、画三绝,道教南宗的香道文化随白玉蟾思想文化典籍被日本国家博物馆收藏,如今在日本家喻户晓。
蟾宫宝香传东瀛

原创文章,作者:chenxiangpro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henxiangpro.com/221.html

(0)
chenxiangprochenxiangpro
上一篇 2017年 7月 12日 22:51
下一篇 2017年 9月 12日 22:54

相关推荐

  • 沉香雅物,一念清心,可得万安!

    念珠,古又称数珠。诗云“佛珠还与我珠同,我性即归佛性海。”佛教徒用念珠诵念佛经佛号以驱除烦恼,安定心念。宋代的释慧开和尚有诗赞念珠曰:“百八摩尼颗颗圆,辽天鼻孔一齐穿。恒河砂数佛菩…

    2017年 5月 29日
  • 莞香(女儿香)历史考究

      东莞地于唐肃宗至德二年(757)才正式被命名为东莞,在这之前,东莞地虽然早在东晋咸和六年(331)已立县,名叫“宝安”,隶属于东官郡,后又改为东莞郡。五代越乾亨元年,以广州为兴…

    2022年 6月 12日
  • 莞香为什么又叫女儿香?

    莞,广东的简称,从古至今未变。莞香,也称之为沉香,又是一个因香而定的地名。     早在唐代,沉香树苗已引进种植。而在宋朝,沉香树已满山片野,且具规模。再到明朝,香市建立…

    2019年 2月 12日
  • 苏东坡与海南沉香

    邱浚在《南溟奇甸赋》中,大力称赞家乡海南的物产:「而物之生也多奇相,草经冬而不零,花非春而亦放……物产有瑰奇之状:其植物则郁乎其文采,馥乎其芬馨」,他所说的植物芬芳,指的是沉香。 …

    2017年 10月 12日
  • 野生沉香、天然沉香与人工沉香有何区别?

    沉香根据概念、形成过程和价值种类的不同,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级别,即野生沉香、天然沉香和人工沉香。   第一,单就字面的称谓上可以简单的了解到这三个沉香级别的不同。野生沉香,野生二字便…

    2018年 3月 12日
  • 谈谈中国沉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

        香,是中国人的文化气场之源。     如果让你想想与香有关的成语,你能想出几个?     张嘴就来的可能是:国色天香、书香门第、怜香惜玉、香车宝马、古色古香、窃玉偷香、倚玉…

    2016年 12月 12日
  • 明星佩戴沉香佛珠的理由

    沉香与其所代表的香文化, 近年来不断的复兴, 让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关注起了它。 如果是眼尖的香友, 应该会在电视上发现许多明星都有佩戴沉香, 这其实并非偶然,当前的社会精英阶层如企…

    2017年 6月 12日
  • 【天赐沉香 心祭轩辕】台湾三森集团向黄帝陵捐赠沉香木

    佳节又重阳,沉香祭轩辕。10月28日上午8时,在隆重举行丁酉年重阳恭祭轩辕黄帝典礼之际,台湾三森集团董事局主席、中华台商全球协会理事长、沉香鉴定总会理事长陈三荣及其夫人杨致真,台湾…

    2017年 11月 2日
  • 沉香木:一棵受伤的树的生命

    沉香木是沉香树的受感染木材。 被称为“众神之木”,其用途从用于宗教的香仪式,阿拉伯世界的香水,韩国的药酒和中国的装饰功能。 作为一棵健康的树 沉香树几乎一文不值,但它的防御机制受伤…

    2016年 3月 30日
  • 沉香在世界宗教的文化价值和地位

    在宗教上,沉香的地位很高,是世界五大宗教:佛教、道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和回教共同认可的稀世珍宝,是五大教派的最高供奉。 伊斯兰教/以沉香油才能清静一生罪业前往阿拉世界; 基督教、天主…

    2017年 1月 2日
  • 沉香成就独一无二的魅力-六最

    沉香,世上再无那种香可与之相比,似乎将天地间所有物质经过凝聚、沉淀、再挥发、转化,内敛芳华,品质优越。沉香以香闻名,韵冠群芳,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之痴迷、陶醉。   香韵最通透…

    2017年 4月 12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